- ```markdown
#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
## 1. 计算机基础认知
### 1.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
- 主机箱(CPU、内存、硬盘的作用)
- 显示器(分辨率、亮度调节)
- 输入设备(键盘布局、鼠标结构)
- 输出设备(打印机类型、音箱接口)
### 1.2 计算机启动与关闭
- 开机顺序(电源→显示器→主机)
- 登录界面操作(用户名选择、密码输入)
- 安全关机流程(保存文件→开始菜单关机)
- 异常情况处理(死机强制关机方法)
## 2. 操作系统初探
### 2.1 Windows界面认知
- 桌面元素(图标间距调整、任务栏自定义)
- 开始菜单结构(程序列表、搜索功能)
- 系统托盘功能(音量调节、网络状态)
### 2.2 文件管理基础
- 文件夹创建(右键菜单→新建→文件夹)
- 文件重命名(两次单击间隔时间)
- 删除与恢复(回收站属性设置)
- 文件分类(按类型/日期/大小排序)
## 3. 基础软件应用
### 3.1 画图软件
- 工具栏详解(15种画图工具)
- 颜色选取(自定义调色板)
- 图层概念(叠加绘图技巧)
- 作品保存(JPG/PNG格式区别)
### 3.2 文字处理入门
- 记事本基础(自动换行设置)
- 字体格式(字号/颜色/样式)
- 简单排版(居中对齐、行间距)
- 文档保存(TXT与DOC格式)
## 4. 网络基础知识
### 4.1 浏览器使用
- 地址栏输入规范(http前缀含义)
- 书签管理(文件夹分类)
- 历史记录查询(时间范围筛选)
- 多标签操作(Ctrl+T新建)
### 4.2 网络信息安全
- 密码设置原则(大小写+数字)
- 钓鱼网站识别(https锁形图标)
- 个人信息保护(不透露家庭地址)
- 下载安全(文件后缀名识别)
## 5. 编程思维启蒙
### 5.1 算法概念
- 顺序结构(早餐准备步骤模拟)
- 循环结构(课间操重复次数)
- 条件判断(雨天带伞逻辑)
### 5.2 图形化编程
- ScratchJr界面认知(积木区/脚本区)
- 角色控制(移动、旋转指令)
- 事件触发(点击/碰撞检测)
- 简单动画制作(帧概念)
## 6. 数字公民素养
### 6.1 设备使用规范
- 正确坐姿(眼距屏幕50cm)
- 健康用眼(20-20-20法则)
- 设备维护(屏幕清洁方法)
- 教室纪律(设备共享规则)
### 6.2 信息伦理道德
- 版权意识(引用注明来源)
- 网络礼仪(交流用语规范)
- 防沉迷管理(使用时间规划)
- 数字足迹(删除历史记录)
## 7. 综合实践项目
### 7.1 主题绘画创作
- 节日贺卡设计(图层叠加应用)
- 科学实验记录(图文结合排版)
### 7.2 简单动画制作
- 故事场景设计(背景切换)
- 角色对话编程(同步气泡框)
- 交互功能实现(点击触发事件)
### 7.3 信息搜索任务
- 指定主题检索(关键词组合)
- 信息筛选(权威网站识别)
- 结果整理(要点摘录技巧)
- ```
- 注:本课程设计符合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》,每模块包含2-4课时,建议采用项目式学习法,通过"计算机博物馆"、"数字校园探险"等情境化主题串联知识点,配备校本化的微课资源和互动练习平台。
复制内容
下载markdown文件
在线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