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```markdown
# 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流程
## 1. 晶圆制备(Wafer Fabrication)
### 1.1 硅原料提纯
- 冶金级硅(MGSi)生产
- 化学提纯(西门子法)
- 电子级多晶硅(EGSi)制备
### 1.2 单晶硅生长
- 柴可拉斯基法(CZ法)
- 区熔法(FZ法)
- 晶锭尺寸控制(200mm/300mm)
### 1.3 晶圆加工
- 晶锭切割(线锯技术)
- 边缘研磨(防碎裂)
- 表面研磨(双面研磨)
- 化学机械抛光(CMP)
- 清洗与检测
## 2. 前道工艺(Front-End-Of-Line)
### 2.1 氧化工艺
- 干氧氧化
- 湿氧氧化
- 快速热氧化(RTO)
### 2.2 光刻工艺
- 光刻胶涂覆(旋涂法)
- 软烘烤(前烘)
- 曝光(步进式光刻机)
- 显影与硬烘烤
- 光刻胶去除(灰化)
### 2.3 薄膜沉积
- 物理气相沉积(PVD)
- 化学气相沉积(CVD)
- 原子层沉积(ALD)
### 2.4 刻蚀工艺
- 干法刻蚀(等离子体)
- 湿法刻蚀
- 各向异性控制
### 2.5 离子注入
- 掺杂元素选择(B/P/As)
- 能量与剂量控制
- 退火工艺(激活掺杂)
### 2.6 化学机械抛光(CMP)
- 铜互连平坦化
- 氧化层平整
- 终点检测技术
### 2.7 金属化工艺
- 铝互连工艺
- 铜大马士革工艺
- 阻挡层/种子层沉积
## 3. 后道工艺(Back-End-Of-Line)
### 3.1 晶圆测试
- 电性参数测试
- 功能测试
- 坏点标记
### 3.2 封装准备
- 减薄研磨(至50-200μm)
- 背面金属化
- 切割道检验
## 4. 封装工艺流程
### 4.1 晶圆切割
- 刀片切割
- 激光隐形切割
- 胶膜固定
### 4.2 芯片贴装
- 引线框架准备
- 粘晶(银胶/共晶)
- 固化工艺
### 4.3 引线键合
- 金线键合(Ball Bonding)
- 铜线键合
- 楔形键合
### 4.4 塑封工艺
- 传递模塑(Transfer Molding)
- 环氧模塑料(EMC)选择
- 固化与应力消除
### 4.5 后固化处理
- 温度循环处理
- 湿气敏感度控制
### 4.6 切筋成型
- 框架分离
- 引脚成型
- 表面处理(镀锡/镀银)
### 4.7 最终测试
- 功能测试(FT)
- 可靠性测试(HTOL/ESD)
- 激光标记
## 5. 先进封装技术
### 5.1 晶圆级封装(WLP)
- 扇入型(Fan-In)
- 扇出型(Fan-Out)
### 5.2 3D封装
- TSV技术
- 芯片堆叠
- 混合键合
### 5.3 系统级封装(SiP)
- 多芯片集成
- 异质集成
- 嵌入式被动元件
## 6. 质量管控体系
### 6.1 过程控制
- SPC统计过程控制
- FDC故障检测
- APC先进过程控制
### 6.2 失效分析
- SEM/TEM分析
- EDX成分分析
- 聚焦离子束(FIB)
### 6.3 可靠性验证
- HTOL高温寿命试验
- TCT温度循环试验
- HAST高加速应力试验
- ```
复制内容
下载markdown文件
在线编辑